休閑食品也是快速消費品的一類,最貼切的解釋是吃得玩的食品。隨著休閑食品種類越來越豐富,休閑食品正在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必備品;同時休閑食品也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于休閑食品數量和品質的需求不斷增長。
走進商場、超市或便利店,就會看到干果,膨化食品,糖果,肉制食品等大類中的薯片、薯條、蝦條、雪餅、果脯、話梅、花生、松子、杏仁、開心果、魚片、肉干、五香炸肉等休閑食品。目前,我國休閑食品市場呈現出如下特點:休閑食品企業眾多,呈現小而散的局面;行業集中度較低;在生產技術、新產品開發以及渠道建設等方面,本土企業均落后于外資品牌,無法跟上市場的發展步伐,多集中在低端休閑食品市場;中高端休閑食品市場一直被外資壟斷,外資、合資企業占據了休閑食品市場的絕對優勢。由于整個休閑食品行業市場空間大,競爭激烈,所以培養了大量的知名品牌。
公開數據顯示,近5年來,我國進口食品市場總額年平均增長率仍高達15%。據美國食品工業協會預測,到2018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進口食品消費國,屆時中國大陸進口食品市場規模高達4800億元人民幣。那么,休閑食品為何能夠融入“主流社會”,成為人們休閑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佐餐食品呢?
市場潛力大、空間廣
近年來,休閑食品市場規模呈幾何級的速度增長,高出食品市場平均增長率20個百分點。伴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人們消費結構的升級,人們越來越注重生活品質,大量城市人口的增加為休閑食品行業的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休閑食品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產品,有著廣闊的市場和巨大的發展潛力。
休閑食品過去一直處于地域化、小而散的格局,消費者要么通過路邊小攤尋求產品貨源,要么通過大賣場、超市購買。而最近在各大中城市,各種休閑食品連鎖專賣店如雨后春筍般冒出。在各種休閑食品中,一半以上的家庭曾經購買膨化食品,其次是餅干類和蜜餞、肉制品等食品。除此之外,口香糖和干果類休閑食品受到各類家庭的喜愛。同時,由于干果食品具有悠久的食用歷史和豐富的營養,也受到了許多家庭的喜愛。它們不再是孩子們的專利,成人尤其是年輕女性已成為主流消費人群。
不同消費群的“引領”
休閑食品消費是多種多樣的,有不同場合的消費,如家庭消費、餐飲消費、酒店消費、車站消費等;有不同年齡層的消費,休閑食品的主流消費人群當然是18-24歲的女性消費者,但25-35歲的女性消費、兒童消費也是有的,而且潛力很大。
兒童“童趣”引領:因為青少年兒童屬于純粹的消費群體,這類人群最大的特點是對新奇的、刺激性的東西特別感興趣,而且樂于、勇于嘗試,而對“健康”則沒有任何概念。所以,休閑食品企業針對這一目標人群的在提升視覺沖擊力,要么是形狀可愛,要么是名字怪異,抑或者是充滿童趣的吃法,這對目標消費者的吸引力是巨大的,一旦挑撥起孩子的欲望,父母基本很難拒絕。
青年“概念”打造:處于25-34歲之間的消費者對休閑食品的消費比例最高,這是一個被“品牌概念”熏陶長大的消費群體,而且也是目前社會中最忙碌的一類人。所以更講究品牌,更在意包裝精致,對價格不是太敏感。
老人“實用”滿足:休閑食品廠商根據老年人形式上更實用,更喜歡酥軟的東西,傳統、中式食品更讓他們青睞的特點,開發出糕點,各種現場烘焙蛋糕、酥餅等,而且老年人也有他們特殊的營養需求。盡管他們選擇得少,但消費總量依然可觀。
渠道發展的多元化
優秀的休閑食品企業大多實行多通路并舉,傳統經銷通路、KA通路和車站等特殊通路多有覆蓋,以多渠道銷售提升產品的市場覆蓋率,提升產品銷量。異軍突起的休閑食品連鎖已經進入“白熱化”競爭。休閑食品廠商也沒閑著,還有各種社會資本紛紛投入休閑食品連鎖專賣這股熱潮。
零售渠道變革驅動:休閑食品專賣店一般開設在城市的各個商圈以及其他人流量比較大的街道,方便了消費者就近購買。目前主要有渠道品牌和產品品牌兩種模式,未來也許會出現一站式的休閑食品專賣店,消費者在店里可以買到八大類休閑食品的所有知名品牌的產品,店中也有散貨區,類似于日用品的屈臣氏模式。
呈現多元商業模式:除了直營連鎖和特許加盟連鎖外,還有一種自愿加盟的連鎖模式。從現實來看,很多連鎖店都采用加盟的方式。
產業價值鏈驅動:在由廠商、經銷商和渠道商構成的休閑食品產業鏈中,最強勢的是渠道商。于是,廠商有了自建銷售終端的欲望和理由,既可以做品牌形象廣告,也可以做產品銷售。而休閑食品專賣店在產品選擇上,基本上是品種豐富,包裝新穎時尚,既抓住了年輕一代的眼,也抓住了他們的胃,不火都難。
區域板塊效應明顯
休閑食品的生產與農業資源緊密相連,而中國疆域遼闊,農業資源東西南北的差異巨大。不同的地域有著截然不同的農業資源,產業集中度較高,由此形成了眾多優勢獨特的休閑食品版塊,引領中國休閑食品的發展潮流。隨著近十年來社會進步、人口流動性的加強,東西南北中人員的相互交融,來自不同區域的人們飲食習慣也相互融合,相互接納。這就為各地的休閑食品走向全國創造了先天條件。